星期四, 6月 23, 2011

(散文) 得人恩惠千年記  

  
  老人家時常掛在口頭上,教導後輩的一句話:「得人恩惠千年記」!歷史上也有韓信得漂母一飯之恩千金以報的故事.這是做人處世的原則,也是中國人傳統的美德.
  

  中國福州的《海峽都市報》,報導了發生在當地的一宗盛事.上個月有170多位花甲老人,從國內各地來到福州市,住在風景絕佳的西湖大酒店.他們日間由豪華的遊覽汽車載著,遊遍了福州市內外的風景名勝,例如鼓山湧泉寺、馬尾船政公園、左海公園等地方;晚上則在酒店內參加盛宴,忘形地在飲酒唱歌.他們唱的歌,如今巳不流行,但他們個個都會唱,而且唱得很投入、很陶醉.
  

  他們是些甚麼人呢?原來都是中學的同學,其中有9位年紀更大些的老者,是教過他們的老師.他們都是受到一位名叫高國城的舊同學的邀請,來到福州市相聚.他們巳經有40多年沒有見面了,相見時只能依稀認得當年的面貎,郤很興奮地互相叫喊著在學校時的綽號.

  這次聚會的東道主高國城,祖藉是福清沙埔文場村.他憶述少年時的艱苦生活,往事歷歷如在目前.他說:「沙浦是個非常偏僻貧窮的地方,我家裏更是一貧如洗.每天去高山中學上課,要走10多里路,中午那頓飯,同學們都是自帶食米,交給校工拿去廚房蒸飯.可是,我家裏沒有米,只好帶些大麥麵.又因為路途太遠,或者遇上風雨,時常會遲到.有時去到學校,巳經錯過了蒸飯的時間.幸好有一位何世恒同學,每天都幫我多蒸一份地瓜(番薯)飯.每天中午能夠吃到香噴噴的地瓜飯,對我來說,那是最幸福的事.」

  「除了同學給我人生中的溫暖,老師對我亦備極關懹.有一年,我腳上生瘡化膿,不能走路.陳奇瑞老師叫我跟他一起住在學校裏,然後還上山替我採摘一些能醫治痛瘡的生草葯.生草葯要和紅糖一起熬,但當年紅糖的價錢很貴,連過年過節都吃不到,陳老師郤用他的微薄工資幫我買回來熬葯.」

  後來,高國城去了南美洲的阿根廷,生意做得很好,經營飲食業、超級市場和出入口貿易.後來也返回中國投資,在山東和湖南等地做地產開發,也創辦了金融公司.就因為一直記掛著當年老師和同學給予自己的恩惠,於是他請當地的同學代為發函,邀請所有能夠聯絡得到的老師和舊日同窗,大家來到福州聚會.這場聚會的開銷,一共花了20多萬元人民幣

  三天的聚會轉眼就過,高國誠站在西湖大酒店的門前,相送這170多位舊同窗登上旅遊巴士,逐個和他們拍膊握手,希望來年再來聚會.事後,他對前來採訪的傳媒說:「同學和老師對我的恩情,我一直不敢忘記.到了今天,我才有機會以宴請的方式,稍為報荅昔日『地瓜飯』和『紅糖草』的恩情.惟一的遺憾,就是陳奇瑞老師巳經不在人世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