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15, 2011
(關於加拿大) 富不過三代
每逢去到一個新地方,逛逛有代表性的百貨公司,可以從銷售東西的品質和價錢,估計本地人的購買能力,再而推斷當地經濟發展的程度.這種推斷可以說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來到加拿大,當然要去逛逛伊頓Eaton 百貨公司.這間百貨公司巳有130年歷史,分店百多間,分佈於整個加國每一個城市.
據說,伊頓百貨公司全盛時期,在加拿大百貨市場的佔有率,高達50%以上.僱用員工多達萬餘人,自己設有工廠,倫敦和巴黎都有採購辦事處.在一般人心目中,伊頓百貨公司就好像皇家騎警、冰球和楓樹糖漿一樣,是代表加拿大的標誌.
1869年,35歲的愛爾蘭移民伊頓在多倫多市央街開設一間布疋店,首先創出鐵價不二和只收現金的零售概念.這位工作勤快、滴酒不沾的虔誠基督徒,很喜歡吸收新鮮的事物,他最先在店內裝設電燈和灑水系統.1884年,伊頓最早派發郵購小冊子,并首先提出「貨物保證滿意,否則原銀奉還」Goods satisfactory or money refunded的口號,使到伊頓公司名聞遐邇.因為在那時候,消費者的權益是毫無保障的.
由於有「原銀奉還」的保証,伊頓公司的郵購小冊子十分吃香,簡直被視為家庭寶典.既可以作購物指南,也可當作家庭讀物,還向年青的一代灌輸了不少購物知識.
72高齡的伊頓在1907年因肺炎去世,他的兒子克利格在30歲時接任公司主席.
克利格也是一位出色的經營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對國家有貢獻而被冊封為爵士.可惜他46歲便去世,由其遺孀繼續主持公司業務.
1942由姪兒楊格接棒,把伊頓公司的規模擴大了10倍.由於擴展得太快,經營情況參差,有些分店賺錢,有些分店虧蝕.
到了70年代,由老伊頓的孫子大衛把舵.他被稱為伊頓四大公子之一,是個酒鬼兼花花公子.他沒有興趣經商,只顧享受豪華奢侈的生活.
由於這位主席長期不見蹤影,伊頓家族唯有重金聘請百貨業專材來管理公司,但那群公子哥兒騎在他們頭上指手劃腳,使到這些專材無法施展才能,或者知難而退.
到了90年代,再由另一位四大公子之一的喬治出任主席.但此時公司的敗局巳成,開支龐大,此時在加拿大百貨業市場的佔有率巳不足10%.老伊頓胼手胝足建立起來的這個百貨王國,巳被這群養尊處優的孫子和曾孫敗得再無法生存.終於宣佈清盤,關門大吉.
華人有句古老話:「富不過三代」.想不到在白人社會裏,這句話也很適用.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