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01, 2010
(邵氏春秋)第卅四回 群雄併起 邵氏失色
到了80年代後期,香港影壇的形勢有著很大的變化.六老闆認為是心腹大患的嘉禾公司,由於李小龍的出現而奠定了基礎.之後,嘉禾積極推行獨立製片人制度,捧起了許冠文和洪金寶,由他們亦演亦導的影片都很賣座.
另一方面,導演吳思遠以獨立製片人姿態出現,向羅維借用了成龍,拍了兩部賺大錢的影片《蛇形刁手》和《醉拳》,在影圈中亦成為了一股新興的勢力.
從電視圈跳出來的編導麥當雄,以小本錢拍出來的影片《靚妹仔》和《省港旗兵》,亦很賣座.他的拍片作風,正如香港人俗語所說的「刀仔鋸大樹」,台灣人所說的「小兵立大功」.麥當雄這家獨立製片公司,不但在票房上旗開得勝,還捧紅了胞弟麥當傑成為紅導演,在台灣金馬獎中得過最佳導演獎.這一支麥家兄弟兵,此時也是香港影壇的年青生力軍.
這群電影圈年青一代的長處,就是敢拼敢搏和敢於創新.就以麥當雄為例,他首先打破了電影圈長期以來的明星制度,以一群完全是新面孔的少女作主角,拍成以校園生活為背景的《靚妹仔》,竟然大受年青影迷的歡迎而打響了第一砲;接著,他以當時最聳人聽聞的大陸匪幫來香港打劫的題材,拍成劇情緊張刺激的《省港旗兵》;之後又猛然改變作風,開拍香艷裸露的古裝片《玉蒲團》.每部影片都有創意,即使收入好亦不會「趁熱添食」,因為他們是向自己挑戰,不想題材重複.
另一個例子是被稱為「影壇鬼才」的徐克.邵氏的古裝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向來被視為戲曲經典之作,甚至被迷信為「後無來者」.可是,年青一代的影人偏就不信邪,徐克得到嘉禾的支持,竟然向老牌導演李翰祥挑戰,選用了青年偶像吳奇隡和楊采妮來做新潮的梁山伯和祝英台.
舊的《梁祝》是唱黃梅調,新的《梁祝》則以中國音樂家陳鋼所作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為主要配樂,加上黃霑作詞.徐克最大膽的創新,就是所有的《梁祝》,無論是電影或者舞台劇,梁山伯這個角色,都是由女角反串扮演.只有他導演的這部《梁祝》,才讓梁山伯恢復了貨真價實的男兒身.
嘉禾在這時候巳是羽毛豐滿,不但在香港組成強而有力的院線,放映自己的影片,還由鄒文懷與何冠昌兵分兩路,前者向國際影壇進軍;後者大力發展本地製作.
鄒文懷投資拍攝的美國影片《忍者龜》,不但賺了大錢,還因此成為國際影壇知名的製片家.何冠昌在本地製作方面,亦能交出驕人的成績.他費盡了心思,終於奪得當時炙手可熱的成龍投效於旗下,繼李小龍之後,嘉禾又再在香港影壇上掀起了另一波高潮.
另一方面,九龍巴士公司的雷家兄弟,利用舊廠房的改建,在繁榮地區建造了多間戲院.戲院必須放映電影,於是雷家兄弟亦支持一些影人組織獨立製片公司,拍製新片來供應他們的院線.
最出風頭的當然是以麥嘉、石天、黃百鳴等組成的《新藝城電影公司》.後來他們邀得志同道合的徐克及施南生夫婦、曾志偉與泰迪羅賓,組成七人小組,從編劇到製作,都是群策群力,甚至談劇本也可以談到天亮,真可說是不眠不休.
這群電影界的新秀,肯研究又肯拼搏,當然會創造出好的成績來.新藝城先以《鬼馬智多星》、《追女仔》等影片奠定了基礎,再而邀得當時紅得發紫的歌星許冠傑加盟,與麥嘉合演《最佳拍檔》,聲勢更加不得了.片中的兩位女主角,則是當時唱得家傳戶曉的女歌星徐小鳳,和人氣極盛的台灣女星張艾嘉(可能是要顧及台灣的賣座,因為恐怕台灣觀眾認不得這些香港明星).
由於得到雷家兄弟的支持,新藝城的製作費也很充裕.許冠傑要求每部片酬200萬港幣,這是香港電影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高價,新藝城郤認為物有所值,因為在宣傳上巳經是個好題目了.
以售賣鐘表珠寶發達的世家子弟潘迪生,亦有意向電影界進軍,聘請鬈髮長毛的岑建勳作為大旗手,創辦《迪生電影公司》,後來還租下了邵氏在香港的戲院,自己另立一條院線.
獨立製片呈現一片興旺,由於許冠傑與徐小鳳等走在前頭,不少著名歌星也從歌壇走上了銀幕.如梅艷芳、林子祥、陳百強、張國榮、譚詠麟、鍾鎮濤等,都成為大牌明星;此外,成龍、洪金寶、元彪、許冠文、吳耀漢、岑建勳等主演的喜劇,亦文亦武,都很受到歡迎.電視明星亦有很多人成為銀壇寵兒,例如周潤發、呂良偉、鄭裕玲、張曼玉、鍾楚紅等,真可以說是極一時之盛.
回頭來看邵氏影城,仍然是以前那一派守舊的作風.旗下的明星可以說是「買少見少」了,因為外面風起雲湧,稍為有點名氣的明星,到了合約滿期便立即走人.正如俗語所說:「外面打大風,還不趕快出去拾幾塊樹葉?」.例如對邵氏最忠心耿耿的狄龍,如果當時他不是離開邵氏,又怎能拍得到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呢?
邵氏就算想重新培植新的一代明星,此時巳不合時宜.因為如今年青的一代,觀念巳經改變了,誰也不會願意簽下八年長的合約,人生能有幾多個八年的青春呵!
至於影片的製作路線,外面那些年青人不但腦筋動得快,而且不眠不休的集思廣益,又能把握著年青影迷的愛好.但在邵氏影城裏,就只有六老闆一個人動腦筋,底下的人都是唯唯諾諾.再加上方小姐此時在影城裏大權獨攬,她那種斤斤計較的省儉作風,也限制了影城的製作更向前面邁步.
例如許冠傑每部片酬索價200萬,若是邵氏旗下有人提議請許冠傑拍戲,方小姐一定以為這個人的腦筋可能有毛病.甚至連時常進入影城採訪的娛樂記者,也都覺得此時的邵氏影城,有點像電影中的《日落紫禁城》,瀰漫著一片因循守舊的氣氛.
六老闆年紀老邁,與市場脈搏巳經有點脫節.只好查看票房紀錄來決定製作路線.黃梅調影片還能夠賣錢,便吩咐所有片廠都搭架起古裝佈景大拍黃梅調影片;黃梅調影片走下坡,便把金庸和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影片大拍特拍;後來看到拳腳打鬥片可以多賣幾個埠,便由張徹和劉家良等大拍這類拳腳打鬥片.
從外面看來,邵氏影城仍然是夜夜銀燈高照,就好像工廠一般以流水作業的方式大量生產.可是,這種毫無創意的出品,終於使到觀眾望而生厭,邵氏出品在電影市場上,巳經毫無光彩.甚至連張徹自己也說:「每天進入片場,就好像忘記了把腦袋帶進去一樣,拍電影成為了刻板的工作.」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