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05, 2007

(遊記)紐約新唐人街

   
  朋友有事去紐約,邀我同行,橫豎有空,便跟著他去看看.
  
  他去的地方是法拉盛Flushing ,被稱為紐約的新唐人街.他是熟門熟路,住進一間家庭式旅店,雙人房裏有冷氣和獨立浴室.店主是中國大連人,來美國只有幾年,英語說得很蹩腳.他買下了這間三層高的房屋,除了自住,另闢九個房間,租給中國來的遊客,沒有招牌,只靠熟人介紹,生意依然興旺.
  
  這個地區只有兩條大街,緬街和羅斯福街.街上行人不少,熱鬧得有點像吉隆坡的茨廠街,但沒有高樓大廈,又有點像新加坡的牛車水.

  緬街是最旺的地區,幾間華人超級市場內人頭湧湧.酒樓只有粥粉飯麵供應,還比不上吉隆坡的惹蘭亞羅.鬧市街道十分繁亂,一檔新疆烤羊肉當街冒煙,小販擺攤高聲叫賣,喧嘩嘈雜,地上的垃圾癈紙,隨處可見.

  這裏住的多數是從中國來的新移民,亦有不少韓國人,他們的經濟情況不很富裕,因為中產階級以上的人,都不會住在這裏.

  羅斯福路有幾間百貨公司,鋪面雖大,但氣派不夠,燈光暗淡,好像沒精打彩似的.一來是附近居民的購買力弱;二來大家只顧謀生活,不大注重服裝和打扮.

  鬧市附近,民居不少,都是住在三、四層紅磚建造的公寓.由於沒有後巷,一包包用黑膠袋裝著的垃坄,便丟放在屋前,等待市政局的垃圾車,每週兩次來收集.垃坄沒有分類,環保的意識不高.

  這裏的居住環境,和加拿大的溫哥華比較起來,相差得實在太遠了.但這裏的屋價很貴,差不多是溫哥華的一倍.居民最大的開支是醫療保險費,每個月要交一百多美元,而每個人的伙食費,每個月五百多美元就足夠了.

  華人可以看到四份華文報紙.因為說普通話的人較多,所以由台灣《聯合報》辦的《世界日報》銷量最好,其次是香港人辦的《星島日報》和《明報》.由中國政府辦的《僑報》,銷路最差,因為連大陸來的新移民也都不願意捧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