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在吉隆坡南洋商報)
喜愛粵劇的朋友,都感嘆這種巳有百多年歷史的傳統戲曲,經巳江河日下,甚至瀕臨沒落的邊沿.我也是粵劇的愛好者,少年時曾經拜師習藝,甚至粉墨登台.後來更下過一番工夫,搜尋粵劇的典故,寫過多篇文章,在報刊上發表.現正加以整理,準備付印出書.對於粵劇的日趨沉淪,感觸當然比別人更深.
有人說,粤劇所以趨於沒落,不只因為粵劇不容易表演,在台上唱、唸、做、打,固非多年苦練不可;就連台下的觀眾,若要看得懂粵劇和聽得懂曲詞,也著實不容易.因為過份古雅的曲詞和抽象性的演出,必須看過許多次演出,才能培養出看戲的興趣來.
以前,看粵劇是廣東人最喜愛也是最普遍的娛樂享受,因此,不少人會投身這個行業.若能脫穎而出,便可名成利就;即使庸庸碌碌,亦可以作為一種職業,混個兩餐一宿.
惟是時移勢易,粵劇演出現巳不合時宜,這就難怪有些老人家嘆息地說:“幾個毛頭小子,身上穿得破破爛爛,抱著一把吉他,在台上跳跳叫叫,場內過萬的年青人,便跟著他們一起瘋狂.而戲院裏鑼鼓喧天,即使由最著名的大佬倌擔綱演出,座上郤是小貓三隻四隻.”
社會倫理觀念和人生價值觀的改變,也促使粵劇逐漸走進歷史.聽一位粵劇前輩說:以前,戲班若是遇上票房收入不佳,便會立即更換戲目,推出幾乎是家傳戶曉的舊戲《胡不歸》.因為這是一齣感人腑肺的好戲,尤其是演到“迫媳離婚”的那一場,更會惹得不少觀眾一掬同情之淚.
由於媳婦不生孩子,又染上了肺病,所以那個惡家姑有著大條道理,要把媳婦逐出家門.但在如今,年青人都不喜歡與老人家同住,甚至不想生孩子,樂得逍遙自在;肺癆更不是會傳染的絕症.像《胡不歸》這樣的劇情,又怎能得到年青觀眾的感情共鳴?
我聽過一位看了《梁山伯與祝英》影片的少女說:“如果我是祝英台,即使嫁了梁山伯,終於都會離婚.同食同眠三年,都不知道對方是個女人.還有,相送了十八里,祝英台說了多少個譬喻,他仍是懵然不懂.和這樣蠢鈍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有甚麼情趣可言?”
每一個時代的人,會有著每一種對事物的想法和感受,歲月如流,這是勉強不來的.粵劇畢竟是上一代人的娛樂方式,劇情只能與上一代的人感情交流,所以也只能得他們的喜愛.我雖然捨不得它隨著時日如流水般逝去,但也無可奈何,因為我們不能阻住地球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