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28, 2012

(談玄說命) 報應來得那麼快


  「世事有報應,只差早與遲。」這句話你相信嗎?用一句如今在中國大陸很流行的話來回荅:「無論你信不信,我是信定了。」
 
近日在中國重慶市發生的一樁大新聞,便是最現實的報應例子。重慶直轄市黨書記薄熙來,為了要打擊市內的舊勢力,把當年他任遼寧省長時的舊部下公安局長王立軍調來,聲言要以「鐵腕打黑」。
 
王立軍的「鐵腕」,確實厲害,半年之內便打掉了重慶市內300多個據說是黑社會集團,拘捕了約3000名涉黑疑犯,把以原來擔任司法局長文強、公安副局長彭長健為首的所謂「黑惡勢力保護傘」全部拆除。後來這批平時互相勾結作惡多端的貪官污吏,多人坐牢,更有人被判死刑。
 
若論罪該罰,文強當然是首當其衝。他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斃時,曾經大聲呼喊:「王立軍,你的下場也不會好到那裏去!」看來這個壞事做盡的司法局長,以前沒有想到會有「報應」這回事,否則便不敢喪盡天良去做那麼多的壞事了。可是,在他的生命臨近盡頭時,才想起世上確實是有「報應」的。因此,他認為自己今日所遭遇到的報應,他日將會降落王立軍的身上。
 
世事真是難以預料,文強臨死前的哀鳴,想不到竟會成為事實,而且報應是來得那麼快。只是幾個月光景,薄熙來和王立軍的關係,竟然會轉變惡化得那麼快,簡直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由於王立軍也懂得「狡免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他不想自己死得不明不白,便闖入了成都美國大使館,成為震驚全世界的新聞,瞬間便被「休假式治療」起來。至於薄熙來夫婦,也突然在公眾場合失去了踪影。看來他們的下場,真的被文強一語道中:「也好不到那裏去!」
 
像王立軍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稱為「酷吏」。因為他們替主子出頭賣命,在還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官運會相當好。可是,世上是有「報應」這回事的,所以他們往往不得善終,下場十分淒慘。
 
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秦始皇在領兵征伐途中死亡,隨伴在側的近臣趙高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太子扶蘇自殺,立次子胡亥為帝。隨後趙高獨攬大權,害死李斯,但不久他亦被朝臣子嬰所殺,滅三代。趙高專權時,立下大秦嚴酷刑罰,通盜判五刑,謀篡論腰斬。五刑是剿鼻、割舌、刴肢、笞殺和碎屍,十分殘酷。
 
魏忠賢是明朝太監,因得到多疑成性的崇禎皇帝信任,設東廠錦衣衛排除異己在處理東林黨人一案時,濫用慘無人道的酷刑,逼迫受害者承認罪名。其中楊漣的屍體被家屬領出時,全身巳經潰爛,胸前還有一個壓死他時所用的土囊,耳朵裏有一根橫穿腦部的巨大鐵釘。
 
後來魏忠賢終於遭受到報應,他被崇禎皇帝賜死。最初是自縊身亡,後來崇禎的怒氣未能平息,下令把他的屍首掘出來再加以凌遲,并將他全家抄斬。
 
唐代武則天登基做女皇帝時,不少李氏宗室和朝中大臣心中不服信任一名酷吏來俊臣,授以權柄。來俊臣也不辜負武則天的期望,在短短一段時間內,把李氏宗室和朝中大臣抄了一千多家,誅戳萬人以上
自此以後,朝野已被來俊臣所懾服,再無人敢再與他及其黨羽對抗。人是容易自我膨脹的,來俊臣也不例外。他因為太習慣於整人了,到後來居然找不到了方向,因爲可整的人基本上被整光了。來俊臣在尋找新的獵物時,竟把目光停留在武氏諸王以及平時不拿正眼看自己的太平公主等人身上,陰謀羅織罪名將這些人陷害下獄。
儘管很多人懼怕來俊臣,但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等,則根本沒有把來俊臣放在眼內。惟是來俊臣此時仍然得到武則天的信任,他們想把他扳倒也不容易。這時侯,一個叫衛遂忠的人站了出來。
有一天,衛遂忠酒喝得多了,迷迷糊糊的經過來俊臣家的門口。他和來俊臣的私交很好,聽到宅內有人聚會,興高彩烈,便想進去湊熱鬧。當時來俊臣確實是與妻子的家人聚會,門衛看見衛遂忠有醉態,想打發他離開,就對他說來俊臣出去了。誰知醉酒後的衛遂忠耳朵特靈,他聽到了院子裏面來俊臣猜拳行令的聲音,知道是門衛在騙他,於是就硬闖進去。趁著酒勁,語無倫次的把來俊臣羞辱了一番。
酒醒過來之後,衛遂忠越想越害怕,因為他實在太瞭解來俊臣的爲人了。來俊臣為人驕傲,心腸狠毒,如今春風得意,更加目中無人,被衛遂忠羞辱一番之後,他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爲了自保,他趕快投靠到武氏諸王那邊去,先發制人的向武則天和武氏諸王揭穿了來俊臣的陰謀。
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豈是好惹的,他們聯合起來,抓住時機,將來俊臣斬殺於鬧市。長安百姓早就對來俊臣恨之入骨,聽到他被武氏諸王斬殺,大家無不拍手稱快。拍手稱快還不解恨,大家決定痛打落水狗,走上前去剮他的肉。須臾之間,來俊臣的屍骨就蕩然無存了。
後來,武則天下詔確認了來俊臣的罪行,並且決定把來俊臣家族予以剪除,以平民憤。一代酷吏來俊臣的下場,就比他殺過的人更慘。由此可見,無論古往今來,都是「報應不爽」。
有一句常見的成語,叫做「請君入甕」,就是來俊臣幹的好事。
有一次,武則天接到舉報,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爲惱怒,嚴令來俊臣查明此事。
周興是來俊臣的得力幹將,心狠手辣,狡猾異常,和來俊臣的親密關係,就好像今日的王立軍與薄熙來一樣。來俊臣知道,僅憑一封告密信就要制服周興,實在有些難度。可是,這是皇上親自交辦的案件,必須完成任務。於是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這天,來俊臣在家裏置辦了一桌酒席,又是海參又是鮑魚,豐盛異常。他把周興請到家中,兩人你勸我喝,我勸你飲,一副推心置腹的樣子。
三杯酒下肚,來俊臣愁眉苦臉地說:「我碰到了一個技術難題,只好請兄弟你來幫忙出個主意。我剛接了個案子,皇上都親自批示了,要我一定審個水落石出。居然有一個小子不認罪,你要替我想想,有什麽高招可以使到那小子招認?」
看到上司那麼誠懇地向自己請教,周興不禁意氣風發的說道:「此事好辦!您先找一個大甕,四周架上炭火,燒到那個大甕如同一個熔爐。這時候您再把犯人放到甕裏面去,不論這個犯人是什麽材料製成的,他一定會老老實實地招認所有罪行。」
來俊臣連聲讚好,隨即命人擡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把大甕燒得像熔爐一樣,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裏有人密告你謀反,皇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您自己鑽進甕裏體驗一下吧。」
周興聞聽此言,立刻嚇得變成了一攤爛泥,還有什麽會不招供呢?這就是著名的「請君入甕」典故的來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