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玄說命) 國父孫中山會看相
少年時代曾經在鄉間寺廟拆除神像破解迷信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據說精通相法.由此可見這種觀人於微的學問,不算得是迷信。
我在《再論摸骨論福緣》文中,提及的中國政壇風雲人物馬君武, 孫中山先生就曾經評論過他的相格,後來果然應驗。 這個故事記載在署名魯定國所著的《現代名人命運奇談》一書中。
據作者說,早年認識一位黨國元老,他曾經與馬君武共事相當時日, 且成為莫逆之交,所以對馬君武的經歷十分清楚。
馬君武是廣西桂林人,自幼家貧,苦學成材, 留學德國得工程學博士。他學成歸國後,目睹清廷腐敗,國勢衰頹, 毅然加入倡議革命推翻滿清的同盟會。由於他精通德、法、 英及西班牙等多國語言,又具有高級學識,遂深為孫先生看重。
馬君武雖然長期接受西方教育,但深信中國相法。 除了被摸骨瞽師仇慶雲一語道破其身份之外, 他在上海亦曾去請教一位叫做「真左筆」的相士。這位相士的相法, 使到馬君武佩服得五體投地。
相士真左筆說馬君武五官端正,鼻樑特高而挺直,生就一對「 猴子眼」,是極其清貴之相。少年運雖不佳,但能飽學成名, 得人敬重。日後功名雖然顯赫,但做官總是做不長。
真左筆這番話確實靈驗,馬君武後來雖然做過京官的實業部次長, 也做過封疆大吏的廣西省長,但都做不長,最後還是做回「 唔窮唔教學」的大學校長或者教授。雖然名滿天下,但只貴而不富。
真左筆直言不諱,凡是生有猴子眼的人多數好色,後來亦果然應驗。 馬君武不但有妻有妾,且在垂暮之年, 仍有紅顏知己桂劇女伶小金鳯陪伴左右,享盡溫柔艶福.
由於清廷緝捕革命黨,孫先生逃亡到日本去,馬君武追隨左右。 有一天,馬君武出外辦事,孫先生和幾位革命黨人在寓所閒談。 有人說馬君武脾氣暴躁,容易惹禍。孫先生說:「 君武雖然是個文人,平時郤喜歡喊打喊殺,這和他的相貎很有關係。 他的雙眼烱然有光,聲若洪鐘,是個率直爽朗的人。 他在文學方面有成就,惟是性格粗暴,這種『文人生武相』的格局, 十分罕見,是一個難得的人材。」
後來領導革命黨人在廣州起義的領袖黃興,當時亦在座, 他亦贊同孫先生的看法。於是,孫先生也會看相, 這種說法便在革命黨人中流傳開來。
當時,中國學生在日本留學的人數并不少, 留學生辦的雜誌也有幾份,其中亦有同情革命主張的, 但都避諱談論推翻腐敗的滿清政府。 孫先生認為他們保持著這種畏首畏尾的態度,革命便很難成功, 於是思量如何振臂疾呼,使到留學生驚醒,改變這種畏縮的情況。
這年新歲,日本留學生舉行新春團拜, 并議定恭請清廷慶親王奕劻的兒子載振來做嘉賓。 孫先生認為這是一個宣揚革命的大好機會, 如果有人在會上發表革命言論,排斥清廷貴族, 既可以提高革命黨人的士氣,亦對於革命事業幫助甚大。
可是,派往大會演說的人選,郤是大傷腦筋。一來, 這個人必須具有膽色,因為清廷必會在會場中派駐爪牙, 演講的人隨時可能遭遇不測;二來,這個人也必須辯才無礙, 學識廣博,對革命理論有深切認識,才能使到在場來賓信服。 因為聽眾都是留學生,是有見識的高級知識份子。
惟是孫先生對於人選,經巳胸有成竹。他把這個重大的任務, 交給馬君武和劉成禺,叫他們到橫濱去,面授機宜。
團拜大會在東京駿河台的留學生會館舉行, 滿清貝子載振由駐日公使蔡鈞、留學生監督汪大燮簇擁而來, 意氣風發。蔡鈞致歡迎詞後,馬君武立即搶先登台演說, 力言國運衰頹,若不推倒滿清就不能救中國。他的言詞生動, 說得有據有理,甚至講到聲淚俱下,滿場嘉賓為之動容。
劉成禺跟著上台演講,慷慨陳詞,博得滿場掌聲。 有個滿清宗室留學生福正,想要上台駁斥,郤被群眾阻止。 載振帶來的侍衛,正想插手干預,郤看見馬君武磨拳捋袖, 好像打算拼命厮打,便急著保護著載振離去。 一場為清廷助勢的團拜大會,由於馬君武和劉成禺的搗亂, 終於狼狽收場。
當時東京的革命黨人都知道, 孫先生所以派出馬君武去執行這項任務,就因為他會看相, 發現馬君武雖是文人,郤有武膽。事後,孫先生稱讚馬君武勇敢, 并勉勵他說:「君武,你的相格很特殊,前途光明,好自為之。」
後來國民革命成功,南京成立臨時政府,孫先生出任臨時大總統。 孫先生很看重馬君武,委任他做實業部次長。惟是當時為時勢所逼, 孫先生把總統大位讓給袁世凱,馬君武這個官又是做不長了, 只好重返教育界。正如真左筆的批判,他的一生都是有名無利, 雖然榮顯到老,到頭來仍是兩袖清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