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行開放改革以後,正如鄧小平所預料,巳經有一部份人先富來了。在這些富人之中,雖然有些人是憑藉著某種特殊關係而得到不義之財,但亦有不少企業家,因為經營有道而賺得驕人的財富。
如今,中國企業家移民海外的浪潮越演越烈。早在十多年前,鄰近香港的廣東,巳有不少先富起來的人,紛紛在香港、澳門或者東南亞國家取得外藉身份,這股風潮後來亦蔓延到上海和江浙一帶。不過,在香港和澳門相繼由中國收回主權以後,港澳身份證的身價巳一落千丈,甚至連東南亞國家的護照亦不大吃香。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才是這些中國企業家心頭上的最愛.
由於美國對於海外移民的限制較嚴,這些心急於移民的大老闆,便改道向加拿大進發。因為加拿大對於投資移民,幾乎是門戶大開,只要有錢,便可以進來。據市場估計,最近兩年內,加拿大的移民律師,巳經替近千名的中國企業家,辦妥了移民手續。
這些中國企業家雖然全家都巳來了加拿大,但沒有多久,自己便返回中國去,郤把家人留下來。例如一位來自陝西姓劉的企業家,他在深圳賺到了第一桶金之後,便回到家鄉陝西開了一間黃金製品公司。如今他的身家巳達數億,業務亦擴展到礦山經營。
一帆風順的經營,惹起了別人的紅眼症,不但使到劉老闆在生活上帶來麻煩,甚至人身安全也有問題。於是,他和當英文老師的妻子商量過後,便決定了要移民海外。全家來了溫哥華以後,劉老闆便返回中國去,因為他實在捨不得國內那隻會產金蛋的大母雞。
一位在蘇南經營紡織廠的吳老闆,以投資移民的身份來了加拿大。他所以要移民,是因為他去美國旅行時,在百貨公司看到每條售賣廿美元的毛巾,是自己工廠的出品。他賣給出口代理商,每條只是1.4元人民幣.他很生氣中間人食水那麼深,便在多倫多開了一間公司,在北美洲推銷自己工廠的產品,順便也取得了投資移民的資格。
這些中國企業家取得了外藉身份以後,對於他們的商業活動,也帶來一些特殊好處.在國內,要辦一家掛牌上市的公司,實在不容易。但在加拿大,加幣卅多萬元(折合人民幣約是200-300萬元)資產的企業,便可以掛牌了。
回到中國,這些企業家因為巳經有了外藉身份,便可以搖身一變而成為外資企業,可以取得優待外商的減稅或其他利益。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把一部份資金移到海外去。因為每一個商人,都懂得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道理。
尤其是在近日來,排名在前列的幾名中國首富,都紛紛中箭落馬,有人被囚,有人逃亡海外。做生意而發了達的人,少不免會惹來別人的紅眼症,何況大家對中國的法治情況郤是心知肚明,這種悲慘遭遇,不知道在甚麼時候會落在自己身上。倘若籃子裏的雞蛋分散來放置,到時候只要買一張機票,便可以到溫哥華──這個被譽為最佳居住的地方做寓公。移民海外,也算是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