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來加拿大的華人,無論他們是來自中國、香港、台灣或者東南亞地區,都希望正在求學的兒女,不要因為只懂得英文而不懂華文,成為俗語所說的「黃皮白心番薯仔」.因此,在英文學校放學之後,或者在假期,便把兒女送到中文學校去學華文.這些華文學校,都是私立的,由於加國政府鼓勵多元文化,有些中文學校亦得到教育局的津貼.
許多家長都會發覺到,兒女到英文學校上課時是歡天喜地,甚至回到家裏,也是英語不離口.可是,當家長把孩子送到中文學校門口時,便會發覺他們愁眉苦臉,沒精打彩的,對於學習中文,完全提不起興趣來.
為甚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家長們互相交換意見,所得到的結論,就是孩子們覺得學習華文實在太困難了.正如俗語所說的「牽牛上樹」,使到孩子們在學習上失去了興趣.
同是華人,郤來自不同的地方.從中國或者東南亞一些地方來的人,習慣了看簡體字;從香港和台灣來的,郤習慣了看繁體字.從台灣和中國來的孩子,說的是華語;香港來的孩子,說的郤是廣東話.東南亞地區來的孩子,情況比較好一點,華語和廣東話都懂一些.可是這麼一來,簡體字與繁體字,華語和廣東話,便把孩子們弄得頭昏眼花了.
把英語寫下來便是英文,可是我們的中文,郤不是那麼一回事.嘴上說的和手上寫的,往往差別甚大.更使到孩子們感覺得為難的,就是中文之中,有許多是成語.例如「心花怒放」、「意興風發」、「聚精會神」、「眼花撩亂」等,每一個成語都有一個典故,那真教孩子們難以接受.
試過有些熱心於中文教育的人士,想把在加拿大教導中文的方法統合起來,讓孩子們可以遁著一條軋道去學習.由於「五千年文化」的包袱,實在太沉重了,直到如今,大家仍然是束手無策.眼看著華人孩子們在上中文課時,恍惚像要他們受罪似的,心裏也很難過.
說句老實話,我們祖先留下來的文化資產實在太豐富了,後人承擔不起.就以我自己來說吧,做了一輩子文化工作,一直靠著寫文章來吃飯,如今仍是手不釋卷的在學習,能夠寫得文通理順,便覺得很不錯了.有時真的覺得中文實在太難學了,也就難怪那些讀英文的孩子們,提到學習中文,就好像要他們吃苦葯似的,連臉孔都拉長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