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1月 03, 2007

(邵氏春秋)第15回 

   
    只因評審委員一句話 
凌波遲了一年做影后 
  
  由東南亞影展到亞洲影展,連續舉行了十多屆.日本電影界原想藉著影展而打入東南亞市場,惟是東南亞各地的觀眾,始終對日本影片缺乏興趣,以致好夢成空.加上日本影片又不爭取得獎,甚至覺得以後參不參加影展,也沒有甚麼關係.這麼一來,當年極為熱心創辦影展的日本,也就逐漸的意態闌珊了.
 
  日本雖然放軟了身段,但亞洲影展仍然熱鬧,因為香港影壇兩大陣營的邵氏和電懋,正在亞洲影展中爭著出風頭,興緻勃勃的爭奪最佳片和影帝、影后的榮銜.後來陸運濤在台灣空難去世,電懋再也無心戀戰,只剩下了六老闆獨自唱這台戲.此時,他在亞洲影展中的影響力就更加膨脹了,幾乎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凌波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一鳴驚人,六老闆更把凌波視為「邵氏之寶」.他有意打鐵趁熱,讓這一塊「寶」的聲譽更上一層樓,便積極的要把凌波捧上這屆亞洲影展影后的寶座.以當時六老闆在評審委員會中的影響力來說,這個影后榮銜,凌波確是唾手可得.郤不料泰國的評審委員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話,這一隻煮熟了的鴨子,竟然在嘴邊飛走了.
 
  泰國那位評審委員經巳受人拜托,在評選最佳女主角時,向凌波投下一票.但當他看完《梁祝》影片之後,不禁困惑地說:「這位凌波小姐,雖然本身是女性,但她在影片中扮演的是男主角,那個樂蒂才是女主角.如果我們選出凌波做最佳女主角,能夠說得通嗎?」其他的評審委員一想,這確實是個問題.就因為這位評審委員的一句話,凌波在這一屆影展中便當不成影后.不過,這些評審委員也算是很「識做」,為了要給六老闆一個面子,特別頒發一個最佳新人獎給凌波,算是安慰獎.
 
  到了下屆影展,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個最佳女主角獎當然是非凌波莫屬了.這次凌波參選的影片是《花木蘭》,她在戲中雖然仍是女扮男裝,畢竟是戲中的女主角.於是,這次凌波順利當選影后,評審委員們都再沒有說話了.
  
  林黛去世以後,邵氏為了要捧出一位接班人,六老闆看中了年青貌美的李菁,當然要讓她當影后.六老闆打個招呼,這位「娃娃影后」便出爐了.王羽不聽話,跳出去另創天下,邵氏又要捧出一個接班人,於是,姜大衛便當上了亞洲影帝.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由於亞洲影展巳經淪為「太公分豬肉」的地步,雖然是「位位有獎,決不落空」,但大家覺得再玩下去,也沒有甚麼意思.於是,這一個曾經搞得有聲有色的國際性影展,後來便無疾而終了.
  
  六老闆從新加坡來到香港,經過幾年的努力,事業上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甚至連最強大對手的電懋公司,也都偃旗息鼓,把整個香港影壇拱手相讓.可是,世事往往難料,如果用歷史小說的筆法來描述,就好像皇帝東征北伐,所向披靡,不料紫禁城內郤掀起了一場兵變,幾乎搖動了六老闆的皇座.
  
  當年六老闆來到香港打江山,對手的電懋是人強馬壯,邵氏郤是兵微將寡.加上初來步到,對於香港影壇的環境亦不熟悉,即使要大展拳腳,也需要一些時間.但在這時候,由李翰祥導演的影片《江山美人》,打響了頭一炮,替新成立的邵氏影城擦亮了招牌,出馬立下了第一功.

  以當時的形勢來看,李翰祥能夠在這時候力挽狂瀾,六老闆當然是另眼相看.李翰祥亦沾沾自喜,儼然以邵氏旗下的首席大導演自居.到了他導演的《梁祝》創下最高票房收入之後,就更加飛揚拔扈不可一世了.

  這也難怪李翰祥一時得意忘形,因為當時電懋要開拍新片《梁祝恨史》,由嚴俊導演,李麗華女扮男裝扮演梁山伯,尤敏扮演祝英台,嚴俊扮演祝員外,明星陣容之強,可以說是一時無兩.邵氏為了要與電懋競爭,竟然短兵相接,也要拍一部《梁祝》,與電懋唱對台戲.由於李翰祥此時是邵氏旗下惟一的大導演,這一場硬仗,當然是由他做三軍統帥.
 
  為了打這一場硬仗,邵氏旗下的精英,全都由李翰祥調兵遣將,其他影片全都停拍,騰出所有攝影廠來給李翰祥使用.這時候,除了六老闆之外,幾乎整個邵氏影城,全都由李大導發號施令.邵氏的《梁祝》,終於趕在電懋《梁祝》之前上映,正如俗語所說的「飲了頭啖湯」.

  兩間大公司趕拍《梁祝》唱對台戲,影片還未上映,便先哄動起來.邵氏的《梁祝》搶先上映,觀眾爭先恐後的入場欣賞,票房收入驚人.尤其是在台灣,真可說是盛況空前,戲院連滿3個月,創下了電影史上的奇蹟.
  
  至於電懋的《梁祝恨史》,因為行遲了一步,只好再押後一段時候才上映,暫避邵氏《梁祝》的風頭火勢.惟是電懋的《梁祝》上映時,票房的收入不怎麼樣.

  邵氏打嬴了這一場硬仗,六老闆當然很高興,更何況在無意之間,創造出一個「淩波奇蹟」來,更是錦上添花.李翰祥不但是這部影片的導演,還是把淩波發掘出來的「伯樂」,若是論功行賞,李大導的功勞當然最大.太多的讚譽,使到李大導也不由自主的輕飄飄起來了.
 
  耳邊雖然是一片讚譽的聲音,但在李翰祥看來,郤是美中不足.因為《梁祝》替邵氏賺來的鈔票,恍如天文數字,可是他所得到的,只不過是一份導演費而巳.讚譽不能當飯吃,鈔票才是最實際.李翰祥認為六老闆論功行賞,也該表示一點意思,可是等來等去,還不見六老闆有所表示.
  
  李翰祥當時住在九龍的加多利山,與影后林黛為鄰,房子是租來的.因為這裏是高尚住宅區,租金很貴,李大導的負擔不輕.如今,趁著《梁祝》賺了大錢,六老闆正在開心的時候,李翰祥開口向六老闆借一筆錢,理由是想把現在居住的房子買下來,既可以省下一筆租金,以後亦不須因業主收回房子而煩惱.有一句古老話說得好:「安居才能樂業!」
  
  李大導提出這個要求,六老闆立即點頭荅應了.邵氏真的替李翰祥把他居住的房子買下來,但屋契郤握在邵氏手上,這一筆錢真的是借,因為以後要在李翰祥的導演費中分期扣還(因為那時候還未有銀行房屋貨款).邵氏的做法,實在是出乎李翰祥意料之外.
  
  李翰祥本來以為,《江山美人》和《梁祝》都賣個滿堂紅,邵氏賺了不少鈔票.若是論功行賞,六老闆也應該給他一筆獎金作為犒賞.由於六老闆沒有甚麼表示,他才藉口說要買屋而向六老闆開口借錢,若是依照李翰祥的想法,他替邵氏賺了那麼多的錢,六老闆會把房子買下來送給他.屋價雖然不少,但和《江山美人》和《梁祝》的收入比較起來,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巳.

  李翰祥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房子雖然買下來了,屋價郤要分期在他的導演費中扣還.六老闆這樣的做法,對於李翰祥一點好處都沒有;反而李翰祥因為要還屋債,以後便要替邵氏多打幾年工.看來六老闆的那把鐵算盤,真的是很厲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