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月 08, 2007

武俠小說的南派與北派   .燕青.

連續寫了十多位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但全都是居住在台灣的.他們的作品由台灣運銷到香港、東南亞、美洲及世界各地,近年來也銷行到中國大陸.

  其 實,香港也同時崛起了不少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像金庸、梁羽生和倪匡等,他們的作品也大受 歡迎,和那些台灣武俠小說作家比較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外,名氣雖然比不上金、梁、倪等,但也寫過多本暢銷武俠小說的香港作家亦有多位,要寫“武俠小 說作家群像”,實在不該把他們遺漏,因為他們在武俠文壇中,也都出過一把力.

不 過,在記述香港武俠小說作家之前,不妨先記述一下香港早期的武俠小說.在台灣的武俠小說還未銷行到香港來之前,也是在金、梁、倪等還未開始寫武俠小說之 前,香港早就有武俠小說.這些早期的武俠小說,書局中人把它們稱為南派,而把台灣和金、梁、倪等的武俠小說稱為北派.到了後來,北派發揚光大,南派後繼無 人,終於煙消雲散.

南 派的武俠小說,其實來自廣州.當時的廣州不但是廣東的省會,也是文化的中心.廣州有大小報館數十家,集中在接近珠江河畔的光復中路,儼如英國報館集中在倫 敦艦隊街一樣.廣州出版的報紙除了在市內銷售之外,還銷售到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各地鄉鎮.珠江三角洲一向民豐物阜,鄉人的購買力不弱,所以廣州的報館都很重 視四鄉的銷路.

城市中人喜歡閱讀愛情小說,例如靈簫生的《海角紅樓》,當時就大受歡迎,還在電台廣播,又被拍成電影.因為當時社會風氣還是不大開通,所謂良家婦女簡直不能出外工作,即使時常出外走動,也被認為是拋頭露面.她們蟄居於家中,便以閱讀這些愛情小說來排遣時光.

可是,四鄉的讀者以農民為主,他們不喜歡看那些「酲酲塔塔」的所謂愛情故事,武俠小說才是他們的至愛.於是,以銷售四鄉為主的幾份暢銷報紙,如《越華報》、《國華報》和《現象報》等,便以武俠小說來滿足他們的閱讀需要.

雖 然那個時候,上海巳經有不少動人心絃的武俠小說銷售到南方來,例如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和王度廬的《鐵騎銀瓶》等,但由 於這些小說的背景和人物都是北方的,而且對話也夾雜著許多北地方言,除了一些知識份子,最低限度也是中學生,才會對這些被稱為北派的武俠小說感覺興趣.至 於廣東四鄉一帶的草根階層,始終是無法接受.

可 是,所謂南派的武俠小說便不同了,書中所描述的人物都是他們所熟悉的,例如在擂台上打死雷老虎的方世玉,大打廣州機房仔的胡惠乾,行俠仗義的黃飛鴻.這些 人物在廣東,由八十老翁至三歲小童都是耳熟能詳的.而且,這些武俠人物所對抗的對象,都是一些土豪惡霸,這些壞人又是草根階層最熟悉的.農民思想簡單,看 到惡人被剷除,當然是人心大快.

北派武俠小說人物所使用的武器是刀劍和十八般武藝,廣東農民對於這些武 器較為陌生.甚麼十八金錢鏢之類,他 們會一頭霧水,不知是甚麼東西.但在所謂南派武俠小說中所使用的武器,草根階層讀者就最為熟悉.因為廣東武師教授武藝,不像北方武師注重舞刀弄劍,除了拳 腳之外,特別注重就地取材.例如棍棒,在農村到處都可以順手取得,甚至用來挑東西的扁擔,也可以用來施展棍法.大家最崇拜的大俠黃飛鴻,他手上就只有一根 棍棒(粵語片中由粵劇伶人關德興扮演黃飛鴻,因為關德興擅使軟鞭,為了發揮他的所長,於是軟鞭也成為黃飛鴻的武器了,其實真正的黃飛鴻是不使用軟鞭作武器 的),就能把奸人惡霸打得跪地求饒,人心大快.

除 了拳腳棍棒之外,用來耕田種地的鋤頭鐵鈀之類,也都可以成為武器.南方的武師特地在這些農具上創造出一些招式,使到出身農家的徒弟可以就地取材來護身抗 敵.還有一種武器也是南方人所獨有的,那就是橋凳.廣東的農村每一個家庭裏都有橋凳,那是一條長板,下面釘上四隻木腳,易於搬動.在家中,可以坐著圍檯吃 飯,又可以搬到門前坐著納涼;鄉間若有神誕或喜慶事情,便會架搭戲棚演戲,這時候大家便自攜橋凳來棚前看戲.對於農家來說,橋凳的功用確實很大.還有一種 最大的功用,就是驀然遇敵來襲時,自己郤手無寸鐵,此時只要往下面一抽,那張橋凳便是最佳的禦敵武器.因此,鄉間的武師都會在這張橋凳上痛下工夫,創造一 些自保和制敵的招式去教授徒弟.

所 謂南派武俠小說,打鬥方式不像北派武俠小說那麼花巧,除了拳腳棍棒之外,武器都是這些農村草根階所熟悉的農具.對話也不咬文嚼字,粗枝大葉還插進一些廣東 方言.而作為書中主角的人物,名字也很通俗,例如「豬肉榮」、「賣魚燦」之類,這種形式反而得到教育程度不高的農村讀者或者市井之徒覺得非常親切.

那 時候有幾位著名的武俠小說家,署名很特別,自稱為「我佛山人」、「我亦山人」和「我是山人」.原來當時毗鄰廣州的佛山鎮,是全國四大手工業區之一,不但居 民收入豐厚,教育也很興旺.由於文風鼎盛,再加上它所隸屬的南海縣出過一個曾經做過大清皇帝老師的康有為,人稱「康南海」,所以佛山人在報紙上舞文弄墨的 就特別多.把筆名改為「我佛山人」或者「我亦山人」,正好標榜自己是書香世代.

中 國大陸政權易手之後,廣州的報紙亦紛紛結束.雖然那些被稱為南派的武俠小說作家,也有多人來了香港.但當時香港只有三家報紙,那就是星島、華僑和工商日 報,這三家報紙自視為大報,不屑於刊登武俠小說,使到那些來自廣州的武俠小說家英雄無用武之地,只能替書局寫一些薄本的武俠小說.由於失去了珠江三角洲四 鄉的廣大市場,這些南派的武俠小說的銷路亦很有限.

不 過,這些南派武俠故事對於香港一部份草根階層的吸引力,一時仍未完全消失.那時候由播音明星鍾偉明主講的「黃飛鴻」和「佛山贊先生」,仍然瘋魔不少收音機 的聽眾.粵語片也拍了將近一百集「黃飛鴻」.畢竟是時移勢易,南派武俠小說失去了大部份鄉鎮讀者,終於一蹶不振,最後也就煙消雲散了,武俠文壇從此成為北 派武俠小說作家的天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