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26, 2007

(邵氏春秋)第七、八回

    

第七回:一夜之間失去競爭對手

這是陸運濤第一次到台灣去,由於他的身份和背景,台灣有關方面當然是作出盛大歡迎.不過,在這屆亞洲影展的頒獎禮中,陸運濤郤有著「乘 興而來,敗興而返」的感覺.因為台灣影片《蚵女》獲得最佳影片獎;韓國影片《紅巾特攻隊》的導演申相玉獲得最佳導演獎,男主角申榮均當了影帝;邵氏影片 《花木蘭》的凌波當了影后.電懋公司的收獲,就只是王引得到了最佳男配角,林翠得到了最佳女配角.王引和林翠一向都是主角,如今竟然要屈居做配角,這一個 大烏龍,使到他們兩人很不甘願地上台領獎,亦引起了新聞界的議論紛紛.陸運濤初次參加亞洲影展,便遭受到這樣的挫折,心情當然很不好過.

大 家都知道陸運濤心裏很不高興,有人提議去台中參觀故宮博物館(那時候,台灣的故宮博物館在台中,還未搬遷到台北去),讓他散散心,因為他對於中國的古文物 很有興趣.當時陪伴陸運濤夫婦去台中的,有電懋公司的新任總經理周海龍,新任製片主任王植波,和幾位台灣電影界的巨頭;還有一位嘉賓,便是邱德根夫人裘錦 秋.

裘錦秋畢業於上海某大學,英語說得流利,亦擅長於交際,是邱德根奮鬥創業的得力助手.陸運濤這次到台灣去,身邊都是男人,邱德根便派夫人出馬,陪伴著新婚不久的陸夫人,這當然也是邱德根要拉緊與陸運濤關係的一種手法.

是1964年6月20日的傍晚,台北最具規模的圓山飯店內 燈火輝煌,賓客滿堂,衣香鬢影,因為這天是陸運濤五十歲的生日,電懋公司和馬來西亞電影界代表團,特地設宴恭賀壽辰.

這 時候,台灣電影界有頭有臉的人物和男女明星,幾乎全都來齊了.到了開席時間,主賓一行人仍未光臨,還以為從台中飛來的航機誤點,大家便耐心的等候著.不幸 的消息終於傳來,陸運濤一行人所乘坐的航機,竟然在途中撞山墮毀,機上無人生還.這個宴會也就在飲泣聲中草草結朿.第二天,所有亞洲的報紙都以這宗噩耗作 為頭條新聞.

陸 運濤慘遭橫禍,白頭人送黑頭人,他的母親陸老夫人當然十分傷心.她委派女婿朱國良接手管理陸家企業,只要求所有企業平平穩穩地做生意,不必銳意發展,連海 外的生意能收便收.橫豎陸家後繼無人,再多賺財富也沒有甚麼意義.更由於愛子是為了電影事業而遭逢不幸,這是陸老夫人心中的最痛,所以電影也不打算再拍 了.

常 言道得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由於陸運濤的去世,更加使人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命運安排.竟然是那麼巧合,陸運濤出世的那一天,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天. 另一方面,陸運濤因為前妻沒有生養而妣離,他再婚才只是幾個月.可是,到頭來陪著夫婿下黃泉的,郤是他的新婚夫人.前妻因為婚姻破裂,當然十分傷痛,郤料 不到竟然因禍得福,逃過了這一場浩劫.

周 海龍和王植波還是剛剛上任,那張總經理和製片主任的椅子還未坐暖,便跟隨著大波士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鍾啟文做了電懋公司總經理將近十年,不早不遲的郤 在這時候被炒魷魚;否則的話,如今隨著大波士上天堂的便會是他了.鍾啟文雖然丟掉了職位,郤保存了一條性命,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尤 其是王植波,長得一表人材,在上海南來香港的文化人中,與擅長寫歷史小說的南宮博等,被稱為海派文人的四大美男子(其他兩人的名字記不起來了).他確實是 多才多藝,不但是個著名的書法家,還在香港的文化圈中很活躍,時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和寫小說,又會編寫電影劇本.由於長得面如冠玉,顏容俊俏,他還做過明 星,和樂蒂合演過邵氏影片《兒女英雄傳》.據說他還會星相之術,看出自己是個短命相,特地刻了一顆「長壽王郎」的印章,每逢替人寫字,便蓋上這個印章.可 惜還是逃不脫命運的安排,遇難時才五十歲.

至 於邱德根,這次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倘若他不是那麼熱衷的想與電懋公司合建片場,便不會對陸運濤那麼巴結,由妻子裘錦秋出馬陪伴陸夫人去台灣.「機 關算盡太聰明,郤誤了卿卿性命!」為了紀念愛妻,邱德根捐了一筆錢給香港政府,開辦了一間裘錦秋念中學.他也娶了裘錦秋的妹妹為續弦夫人.

還有一個人最受影響的,便是大導演李翰祥.當時,他巳脫離邵氏公司來到台灣另起爐灶,創辦國聯電影公司.因為台灣的三位電影大亨胡晉康、龍芳和夏維堂,說好了拿出五百萬美元來支持他.五百萬美元折合台幣約有二億多元,在當時來說,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目了.

這次李翰祥率領大批兵將脫離邵氏公司,恍如戲文上的「黃飛虎反五關」.作為與邵氏對著幹的競爭者,陸運濤對李翰祥大為嘉許,當然亦表示會全力支持.除了安排國聯公司的影片在新馬國泰旗下戲院上映之外,并對李翰祥作出口頭上的承諾,今後若有甚麼難題,可以隨時找他商量.

李 翰祥就因為得到那麼強而有力的支持,才敢毅然與邵老闆翻臉,發動一場轟天動地的兵變.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這一場空難中逝世的胡晉康、龍芳和夏維堂, 連同陸運濤在內,全都是李翰祥的幕後支持者.想不到就在一夜之間,這些強有力的靠山人物全都消失了,也就註定了國聯公司日後必然失敗的命運.

邵逸夫在李翰祥率軍叛變時很是生氣,咬牙切齒的把他視作眼中釘.郤想不到這一場台中的撞機慘劇,竟然由老天爺的手,替他把這顆眼中釘拔除了.

陸運濤去世以後,國泰機構便陸續收縮電影業務,香港影壇再也找不到那麼財雄勢大、可以和邵家抗衡的對手了.自此以後,邵逸夫也就躊躇滿志的坐上了銀壇霸主的寶座.有時想想,怪不得會有那麼多人相信命運,因為世事的成功與失敗,往往是「半由人事半由天」.

在 陸運濤的追悼會上,邵逸夫親臨致祭.他演說時說:「以我從事電影事業多年的經驗,要培養一個電影明星或者導演,那是很容易的事;但要培養一位領導人物,那 就難上加難.」後來他又說:「如今我失去了對手,今後無人競爭,進步亦很有限.」這一番話,確實是邵逸夫發自內心的坦誠道白.

        第八回:二老闆有個鐵算盤

說回當年邵家三兄弟,分道揚鑣的前往新馬和香港尋求發展.到香港打天下的,是邵家老二邵村人.他的作風比較保守,郤沒有像老三和老六在新馬開天闢地的那股衝勁,完全是舊派商人穩紮穩打的經營手法.

中國大陸政權易手以後,上海的電影製作便全都停頓下來.由於環境因素和人材問題,新馬沒有拍製華人影片的條件,老三和老六在新馬的戲院所放映的影片,全都要依賴香港供應.因此,在香港的邵老二,便要負擔起供應影片的責任.

香港的邵氏公司,除了在香港購買影片供應新馬戲院上映之外,還要自己拍片.當時邵氏在九龍的北帝街有個片場,規模十分細小,只有兩個很狹窄的攝影棚.隔鄰還有兩個小型片場,那就是四達片場和華僑片場.

當時拍片是一邊拍攝一邊收音,九龍北帝街雖然較為僻靜,但片場外的馬路,時常有汽車經過,車聲人聲都會影響拍片時的收音,所以,拍戲多數是在晚上進行,因為這時候比較清靜.

三 個片場緊貼在一起,對於有些忙碌的演員來說,確實是很方便.例如那個時候,很受歡迎的諧角伊秋水,每天要趕拍兩三組戲.倘若一組戲在四達片場拍攝,另一組 戲在邵氏片場拍攝,他趕起戲來,在四達片場拍過幾個鏡頭之後,立即換過一件戲裝,急步走到隔鄰的邵氏片場拍另外的一組戲.在邵氏片場拍了幾個鏡頭之後,又 立即趕回四達片場去.

也 就因為這三個片場太過貼近了,隔鄰片場的喧嘩聲音,便會擾亂別個片場的拍戲.因此,他們之間有個君子協定,當這個片場要拍戲時,另兩個片場便要稍候片刻. 拍戲時照例要鳴起長鈴,通知大家要肅靜,不可喧嘩.等到他們再鳴起短鈴聲,表示這個鏡頭巳經拍完.到這時候,另一個片場才能高鳴長鈴拍戲.

可是,由於要爭取時間,有人破壞了這項君子協定,彼此爭先恐後的鳴起長鈴來,擾亂了拍戲先後的次序.既然在我拍戲的時候,你郤高鳴長鈴,使到我無法拍戲.於是,你既不仁,我就不義.在你拍戲的時候,我便故意大聲喧嘩,連累到你也不能拍戲.

有一個時期,你爭我奪的情況十分惡化,彼此都在故意搗亂.有一次,筆者有幸恭逢其盛,親眼見到二老闆在邵氏片場裏帶頭毃起銅面盆來,噹噹噹的使到隔鄰的片場沒法拍戲.

香 港的邵氏公司,自拍的影片畢竟有限,不足以供應新馬的邵家近百間戲院上映,因此,也需要大量購買其他公司的影片.二老闆雖然做的是電影生意,但他這個人, 只會打算盤,完全沒有藝術細胞,甚至連影片都不看.其他公司要把影片賣給邵氏,就由編劇主任馮鳳歌代表二老闆來看影片.

馮 鳳歌看過影片之後,照例會寫下一些意見,讓二老闆作為與對方議價的根據.二老闆營商的作風十分保守,在買片的價錢上,當然是斤斤計較.因為影片是由馮鳳歌 看的,那些片商便以為他對影片諸多挑剔,以致二老闆要壓低買片的價錢,便都把那股怨氣發洩在馮鳳歌身上,大家給他一個綽號,叫做「邵氏之虎」.

後 來,邵逸夫主理邵氏之後,一朝天子一朝臣,馮鳳歌便被炒了魷魚,轉到由一群粵語片明星如吳楚帆、張瑛、張活游等創辦的中聯公司做編劇.他退休之後,我們成 為好友,又是麻雀桌的好搭子.有時談起當年事,他說自己被電影行家稱為邵氏之虎,實在是很冤枉.因為他看完影片之後所寫的意見,全是以事論事.二老闆買片 時拼命壓價,那是不關他的事,而他也從未向那些片商拿過半分錢的佣金.

馮鳳歌是個典型的知識份子,以讀書寫作為樂,生活過得很淡薄.從他的經濟情況看來,我們這些和他談得來的朋友,都相信他確實是清白的.後來,他移民到加拿大的多倫多,去世前幾個月,還特地飛來溫哥華來探望我們這一群好朋友.

馮 鳳歌在閒談時,也透露了當年二老闆拍片的一些內幕.他說:二老闆是密底鐵算盤,他拍戲確實是穩賺不賠.因為每逢開拍一部新片,便先向新加坡那邊開列拍片預 算,等到那邊把錢寄過來之後,他就先將20%塞進自己的口袋裏,再把那80%交下來給製片部,聲明要看菜食飯,倘若超出預算,就算你是老子我是兒子,都沒 有人情講.製片主任爾光(爾冬陞的父親)和廠長王新甫等這一群老臣子,對二老闆的脾氣最為清楚,就算他們有水缸那麼大的膽子,拍戲也不敢超出預算.這種慳 水又慳力的影片拍出來,粗製濫造當然是在所不免.

這麼多年來,二老闆替新加坡那邊買了多少部影片,也拍攝了多少部影片,早巳賺得盤滿缽滿了.所以有人說:三老闆和六老闆的財富,是他們自己去打天下得來的.二老闆得來的財富,郤是倚靠兄弟的關照.

新 加坡國泰機構在香港成立電懋公司,新任總經理鍾啟文原是香港麗的呼聲的總監,麗的呼聲後來兼營麗的電視,而電視和電影的經營方式也很接近.鍾啟文確實是一 個人材,他在陸運濤的支持下,很快便創出了驕人的成績來.《金蓮花》使到林黛登上亞洲影后寶座;尤敏主演的《玉女懷春》得到亞洲影展最佳影片大獎;而由葛 蘭、林翠、葉楓、蘇鳳等主演的《四千金》,由葛蘭、林翠、葉楓主演的《星星、月亮、太陽》,和葛蘭單獨主演的《曼波女郎》等影片,都是叫好又賣座.電懋旗 下,明星固然是人材濟濟,導演也是猛將如雲.相比之下,由二老闆主持的邵氏公司,也就相形失色了.

電懋的崛起,對於邵氏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為影片質素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票房的收入.邵氏在香港沒有甚麼戲院,影片賣座的好壞,二老闆可以不在乎.但在新馬,邵氏擁有不少戲院,三老闆和六老闆看著國泰旗下的戲院場場滿座,而自己的戲院郤是門可羅雀,心中又豈能不著急?

三 老闆和六老闆,不知打了多少次長途電話,也不知寫了多少封信,要求二老闆要改善影片的質素.怎料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香港方面拍出來的影片,仍然是那些慳 水又慳力的製作.於是,新加坡方面這兩兄弟,經過詳細的討論之後,認為香港方面的情況,就等如「病入膏肓」,也像俗語所說的,「醫番好都冇用!」,但新馬 方面,不能因為二哥的作風而被他「攬住死」,必須謀取對策,挽救這個頹敗的局面.

就因為新加坡的邵家弟起了這個念頭,後來邵家老六終於在香港建造了一個電影王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