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01, 2011
(時事) 西人的孩子是寶也是草
歷年來雖然有不少亞洲人移民北美洲,但主流社會的西人還是佔絕大多數,所以我們的左鄰右里都是西人,無論走到甚麼地方,碰頭的也都是西人。因此,對於他們的生活習慣,也逐漸增加了解。
西人十分疼愛孩子,簡直當他們是個寶。即使是家境不大寬裕,但一般人推著的嬰兒車,都是貴價品。而在百貨公司裏,兒童服裝和用品所佔的攤位,面積比成人用品大得多,因為不少人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要使到兒女吃得飽穿得暖。
政府對於兒童的照顧,也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婦女生孩子有一年有薪假期;兒童每個月有牛奶金;若是單親家庭,父親或母親因為要照顧兒女而無法外出工作,可以照兒女人數,長期領取救濟金;小學到中學的教育全都免費,而且有兒童醫院專門照顧兒童的健康。
倘若把兒童單獨留在屋內,或者出門把孩子留在汽車裏,便要懲罰父母,嚴重的甚至要坐牢。打孩子就更大件事了,父母不但要受審訊,孩子還會被保護兒童部門的官員帶走,把他們安置在寄養家庭裏,由政府支付一切費用。
不過,西人雖然十分疼愛孩子,但從小便開始訓練他們的獨立性。孩子走路跌倒痛哭,父母郤不會把他扶起,只在旁邊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因此有人說:「華人的孩子是抱大的,西人的孩子郤是爬大的。」這句話頗有道理。
西人孩子很小便和父母分房居住,這也是自小便訓練他們獨立生活的一個方法。所以西人小孩的膽子比較大些,也不怕黑。西人喜歡去郊野露營,房屋建造在僻靜的山林裏,可能就是從小便訓練到他們的膽子夠大。當然有些孩子會怕寂寞,便與小狗為伍,所以許多西人家庭都養狗。
西人小孩小時候是塊寶,可是到了18歲,便要過獨立的生活。這個時候,一般青年都會開始進入大學。西人青年進大學,不會增加父母的經濟負擔,因為他們有獎學金和由政府擔保的銀行貸款,也可以申領信用卡,開始學習怎樣理財。如果要找零用錢,自己便去打散工。他們都很有獨立性,由於從小到大,經常都聽到父母不斷的說:「自己照顧好自己,讓你的生活明天會變得更好.」
從中國、香港或者台灣來的青年,一直都好像長不大似的。因為父母仍然把他們當作孩子,照顧得太過無微不至,還以為儘量給予最佳的物質享受,便是愛心的表現。大學裏的名貴房車,都是中港台青年擁有,他們往往會因為開快車闖下大禍,父母的溺愛反而是害了他們。西人青年想有汽車代步,便不是那麼容易.他們努力去打散工,能夠買到一輛殘破的二手車,巳經足以傲視同儕了。
西人的孩子,到了18歲便會離開父母搬出去住。即使不是住在學校宿舍,也會和同學或者朋友合夥租屋住,到了假期才回來探望父母,因為他們在此時要開始過獨立的生活了。
由此看來,西人的孩子在小時候像個寶,到了18歲便變成了一根草,而且這根草要到外面承受風吹雨打。經受得起狂風暴雨,他們才能在社會裏獨立生存。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