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26, 2011

(隨筆) 番鬼划龍船  

  以前聽過一句諧趣粵曲,曲詞是「你幾時見過番鬼划龍船?」意思是:這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
  

  惟是時移勢易,後來確實有番鬼佬划龍船了.香港還是殖民地時代,政府高官全都是英國人.每年農曆五月龍舟競賽時,英國官員為了與民同樂,也划著一艘船身上寫著「番鬼」兩個中國字的龍舟參加競賽.
  

  「番鬼」這個名稱,本來有著譏貶的意思,但那些西人不以為忤,反而自認是番鬼,英國殖民地官員的親民招數,確實令人佩服.
  

  這些官員可能在祖家讀書時,是牛津或劍橋大學的划船好手,雖然長得牛高馬大,但不習慣划龍舟,比賽時不是得個「包尾大番」,就是弄得龍舟翻沉,個個變成落湯雞,使到現場增加了不少娛樂氣氛.
  

  端午節剛過去,加拿大溫哥華的福溪河面,便聽聞了龍船鼓響.想不到這種中國的民間習俗,竟然傳來了太平洋彼岸.
  

  據老華僑說:溫哥華開始有龍舟競賽,是在廿多年前.當時有些熱心發揚國粹的華人,在端午節發起龍舟競賽.初時只有華人對這種習俗感到興趣,前來打氣捧場.後來本地西人覺得這種玩意十分有趣,便也組隊參加.一年復一年,西人參加競賽越來越多,甚至變成喧賓奪主.到了近二、三年,龍舟競賽竟成為西人的天下,華人的龍舟反而成為聊備一格.
  

  西人的龍舟比中國傳統的龍舟短了一半,有些龍舟甚至沒有龍頭,但船身仍會畫著幾塊龍鱗.他們不擅長於毃鑼打鼓,在競賽時,便吹起了蘇格蘭風笛來助陣.他們都不知道龍舟競賽的意義,當然更不知道這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只當作是一種別開生面的運動比賽.
  

  今年溫哥華的龍舟比賽十分哄動,河面上有幾十艘番鬼龍舟奮力競賽,岸上觀眾多達十多萬人,歡聲震天.他們不吃粽子,而是喝著可樂汽水和啃著漢堡飽.英文傳媒都把盛況刊登在頭版,反而華文傳媒把消息放在內頁.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端午節龍舟競渡,會成為北美洲西人每年一度的水上運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