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以英、法文為官方語言,惟是它是個多元民族的國家,其他人數眾多的族裔亦會設立一些母語學校,例如華語、印度語、日語和韓語等.這些學校是由各族裔團體主辦,省政府教育廳給予經費補助,學費十分便宜.
這些學校不算是正規學校,因為正規學校是以英語教學,魁北克省法裔較多,正規學校便以法語來教學.要學習母語的學生,便須在接受完正規教育之後,再到其他母語學校上課.
正規學校上課時間是每週的一至五日,到了下午三點便下課.大多數母語學校都沒有自己的校舍,要借用正規學校的課室來上課,因此,在時間上便須加以遷就.它們的上課時間,是在每週一至五的下午三點以後,或者是週末和星期日,甚至是在暑假.因為在這時候,正規學校的課室巳經空置,正好物盡其用.
近年來華人移民較多,所以中文學校也比其他母語學校開得多.就以溫哥華來說,便有二百多間中文學校,每間學校的學生人數,由幾十人到百多人.相加起來,便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了.
華人移民把孩子帶來加拿大,送入正規學校讀書,不愁他們的英語說得不好.因為老師是用英語授課,同學們一起談天和玩耍都說英語,家長反而擔心兒女把母語都忘記了.事實上有些孩子回到家裏,和家人談話都說英語,日積月累,他們就連母語都說得不靈光了.
我親眼見到,朋友的孩子才六、七歲,回到家裏就是不肯說母語.父母用廣東話和他們說話,他們是聽得懂,郤偏要用英語回荅.即使父母叱罵,孩子仍是那麼倔強.很可能是在學校裏,老師教導他們,加拿大是個英語國家,所以要說英語,不可以說母語.
即使孩子在家裏願意說母語,父母仍然希望兒女能夠讀寫中文,因為這畢竟是自己民族的文化.可是,我接觸過一些在中文學校讀書的青少年,他們都說中文不好學,比學英文難得多.
因為英文是拼音的,要認識一個新字,可以用拼音讀出來,再查字典就可以知道這個字的意思.中文的生字,必須老師教過,才知道這個字的讀音.有些老師用華語授課,亦有些老師說廣東話,讀音完全不同,使到學生十分困惱.
說出來的英語,寫出來就成為文字;可是,中文的講與寫,往往是兩回事,再加上文字上亦有簡、繁體之分,把學中文的學生都弄得糊塗了.
有一次,朋友的兒子拿了報紙給我看,指著一句成語「一觸即髮」,詢問是甚麼意思.我一時間不了觧,真是要抓起頭髮來了.後來才醒悟,這是報紙把簡體的「發」字,改成了繁體的「髮」字,這麼一來,這句成語便變得非驢非馬了.
以前我也見過,一些報紙把周潤發寫成周潤髮,把皇太后寫成皇太後.這麼一混淆,那就難怪初學中文的青少年,看見方塊字便會心裏發毛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