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1月 03, 2006

關於加拿大)溫哥華社會的兩個層面

(刊登在吉隆坡南洋商報)   

  每個星期,我都會去一次唐人街,和老朋友喝茶談天.在車站等候公共汽車時,看到街頭上那些吸毒者,酗酒者,和懶散地在街上遊蕩的無業遊民,便不由得心中有著強烈的厭惡感.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中、青年,正是年少力強,郤是自暴自棄,甚至是自我摧殘.況且他們人數不少,在街頭上看到的,至少有數百人.政府發給他們的失業救濟金,轉眼間便會落在販毒者的口袋裏了.
  不過,這些人郤不擔心,因為每天都有慈善團體供應兩頓精美的飯菜,晚上又可以走進露宿者庇護站睡覺.到了第二天,他們又再在街上遊蕩了.
  這是溫哥華黑暗的一面;在另一邊,我也看見光明的一面. 
  在加拿大,幾乎每一間大型超級市場的出口處,都會擺放著一個大木箱,上面寫著Food Bank (食物銀行).箱裏經常載滿了各種罐頭和餅乾,是顧客買東西時,特地買多一些來放進去的.慈善團體每天派人來收集,這些食品是用來煮餐給那些流浪漢享用.服務人員全都是義工,據說煮餐的還是酒店的大廚師呢.
  加拿大的經濟情況一向都不好,可是這個國家的善心人士特別多.據加國統計局宣佈,儘管經濟一直往下滑,全國的捐款率郤是逐年上昇,每年的成長率超過10%.去年的慈善捐款就達到了加幣五十四億元,折合起港幣來,約是三百八十億元,這個數目不能算不大.
  依照統計局的計算,捐款人大約有五百四十萬.加國的人口不夠三千萬,除去了兒童和窮苦人家,幾乎每個人都會掏出自己的金錢來捐作善款.若以人口比例計算,大約每個加拿大人,每年都會捐出將近二百元加幣,作為慈善用途.
  說來慚愧,在這五百四十萬個捐款的善長仁翁之,郤不包括我在內,因為我沒有買過東西,放在那個木箱裏.和朋友們談起這件事,他們也像我一樣,沒有買過食物放進大木箱.因為我們看到唐人街附近的那些流浪漢,便會覺得用納稅人的稅款和善心人士的捐贈食品,拿來供養這種人,實在太不值得了.
  不過,在加拿大這個社會裏,自甘墮落的人少,樂於助人的人多,這個社會還是溫暖和有希望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