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月 24, 2006

(旅遊)  古巴行


(刊在吉隆坡南洋商報)
古 巴是美洲惟一的共產黨國家,一直被美國視為眼中釘.惟是以美國國力之強,軍力之盛,對它始終無可奈何.在甘迺迪擔任總統時,曾經發動流亡於美國的古巴人作 武裝進攻,郤落得個全軍覆沒.之後,再實行經濟制裁了數十年,而古巴仍然兀立不倒,這就更加使人對這個茸爾島國增添了神奇的感覺.
  從溫哥華去古巴旅遊十分方便,因為這裡的旅行社主辦的古巴旅行團,每個月都有幾個團出發.由溫哥華直飛古巴的首都夏灣那,八天行程收費只是加幣1799元,折合港幣約是一萬元左右,也等於是一張溫哥華到香港的來回機票.
若是在香港,要去古巴旅行,便會連想都不敢想.一來是路程遙遠,旅費太貴;二來恐怕不容易拿得到簽證.如今人在加拿大,與古巴僅是隔了一個美國,路程短,旅費便宜;再者,拿著加拿大護照進入古巴不須簽證,因為加拿大是與古巴有邦交的22個國家之一.俗語說:住近城隍廟,就要去求枝好籤.」既然有著這種種的方便,也為了滿足好奇心,於是大破慳囊參加了旅行團,作一次破天荒的古巴行.
據 旅遊社給我們的資料:古巴是西印度群島中最大的島國,由古巴島和皮諾斯島等千多個小島組成.面積大約是11萬4千平方公里.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是個 農業國,也是世界上產糖最多的國家.甘蔗種植面積達320萬畝,佔全部耕地面積56%.製糖是古巴的第一產業,其他主要農產品有穀物、棉花、菸草等.
古巴的原居民是印第安人.這個地方在1492年由哥倫布最先發現,16世紀曾經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美、西戰爭後,古巴為美軍佔領.1902年建立古巴共和國,首都夏灣拿,現有居民二百餘萬人.
古巴有14個省,169個市,總人口現為200萬.以印第安人居多,其次是西班牙人和黑人,通行西班牙話.
古巴面臨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大西洋.它的四鄰是巴哈馬、牙買加、墨西哥和北面的美國.而且和美國最為接近,隔海相望,距離佛羅里達州只是90里.也就因為和美國距離得太近,正如中國的一句俗語說:「睡榻之旁,豈容他人瞌睡!」所以美國對它是恨得牙癢癢的.
我們的第一站,便是古巴首都夏灣拿.在機場裡檢查證件的官員彬彬有禮,看見我們持的是加拿大護照,便以英語向我們問好.他們在我的護照上蓋印鑑,可是印鑑中沒有Cuba的字樣,只有一個圖案和號碼.
當 時我便覺得奇怪,因為去到其他國家,都會蓋上有國號的印鑑.後來才知道他們這樣做,是有自知之明.因為有些國家不許人民到古巴去,尤其是近在咫尺的美國, 若是護照蓋上了古巴的印鑑,回去便會惹來麻煩.古巴為了要爭取多些外國人來遊覽,所以不在護照上蓋上國號的印鑑,這麼一來,即使去過古巴,由於護照上沒有 印鑑,事如春夢了無痕.我們這一個旅行團裡,就有幾個美國人.他們是先要繞道來加拿大,然後再到古巴去.
我們入住的酒店,據說是四星級的.酒店裡24小時有免費的雞尾酒、鮮果汁、椰子汁等飲料供應.每晚都有舞蹈團和魔術團表演,免費讓住客欣賞.附近也有幾間酒店,旁邊是外國領事館.這裡一帶被劃為旅遊特區,除了有關工作人員,本地居民是不准走進來的.
我們的導遊小黃是個大學生,他是在中美洲長大,所以會說西班牙話.此外,他還會說英語、華語、福建話和台山話,廣州話反而說得不大流利.因為他的父親是台山人,母親是福州人.
他對我說:祖父是從家鄉來到加拿大築鐵路的,父親在牙買加開雜貨店,他在加拿大讀書.畢業後,一時間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恰巧有旅行社開辦古巴旅遊線,由於他會說西班牙話,旅遊社便僱用他做導遊.這一年多,他巳經去過古巴十多次了.
我問他有沒有回過家鄉?他搖搖頭說,連他的父親也沒有回去過.我說自己去過台山,在他們的家鄉,姓黃的人很多,是大姓.我還用半桶水的台山話和他交談,他歡喜到不得了.有了這個識途老馬在身邊,我可以得到較多寫文章的材料.
在酒店附近,有一間超級市場,地方很寬大,面積有萬多呎.我們進去參觀,也想買些東西,郤是空手出來.因為貨架上全都是本地飲品,其他的貨物很少.由於酒店免費供應飲品,我們也就無物可買.
在超級市場裡,工業品極少極少,連女人用的髮夾都鎖在櫥窗裡,顧客購物要用美鈔.穿著西裝打上領帶的保安員站在門口,檢查顧客手上的物品是否與發票相符. 
第二天,我們先遊覽市區.走在夏灣拿街道上,就好像到了西班牙.因為這裡曾經被西班牙統治了二百多年,稍為像樣的建築物,全都是以前西班牙人留下來的.古巴共和國成立了之後,一窮二白,新建的建築物寥寥無幾.
主要街道兩旁的房屋,向著馬路的那邊,都漆上紅藍黃紫各種顏色,但未被髹漆的牆腳便露出了破綻,顯得殘舊不堪,不少民居的門窗都是破爛的.我們當然要到唐人街去看看,眼前的唐人街和附近地方,就更加破爛了,使我們恍如走進貧民窟.
小黃對我說:古巴一切都是國有化,不但住屋要向政府交租,就連街上的三輪車和小販攤檔,都是國營的.所以,和攤檔小販討價還價是沒有用的,因為那些東西不是他的,你買不買,他不在乎.
古巴近年來也搞對外開放,歡迎外來投資設廠.外資工廠僱用一名工人,每月要向政府交付400美元,再由政府依照古巴人大致工資水平發薪給工人.
工人每個月大約可以拿到200至300披索,約是10至15美元左右.至於外商繳交的那400美元,便落在政府的口袋裡了.這個政策使到外資工廠無法依時交貨,因為工人做是三十六,不做也是三十六,完全提不起工作的幹勁.
古巴真可以說是個典型的共產黨國家,因為大家都是那麼窮,完全沒有私人財產.好在糧食和蔬菜果品很便宜,在熱帶氣候下生活,也不需要穿很多衣服,日子仍可以一天一天的混下去.
就因為大家都是那麼窮,能夠塞飽肚子巳是幸運,那裡還有錢來修葺房屋?夏灣拿是首都,情況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是可想而知了.
不過,我們發覺街上有墨西哥產製的可口可樂,售價每罐是1美元至1.5美元.小黃對我說:這些汽水是賣給遊客的.每個月工資只有10美元的本地人,那裡喝得起?
在首都夏灣拿,腳踏車和馬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路上也有坐三幾個人的馬車的士,亦有能坐十幾個人的馬車巴士.至於公共巴士,是由三節車廂組成,可以載客300人,在上下班時間專門行走於繁盛街道,本地人稱它為駱駝巴士.因為受到美國長期的經濟制裁,汽油在古巴也是奢侈品.
由於古巴要搞好旅遊事業,不惜工本的從歐洲進口一些豪華巴士,座位舒服而且有冷氣.我們在古巴逗留期間,坐的就是這種豪華旅遊巴士.我們坐在車廂裡,也感覺到路上的本地人,向我們投以羡慕的目光.
乘船遊加勒比海是旅行社安排的節目.古巴四面環海,東北面是浩瀚而風高浪急的大西洋,西南面是風平浪靜的加勒比海.這裡是藍天白雲,椰林處處,棕林叢叢,海灘上沙白如銀,使人恍如置身於熱帶風光的夏威夷.
若是比較起來,這裡的海灘比夏威夷更美.聞名世界的夏威夷威基基海灘Waikiki Beach,僅長3公里;但這裡的華拉迪盧海灘Varadero Beach,郤長達30公里,而且比威基基海灘寬闊得多.
很可惜的,由於政治關係,那麼美麗的海灘郤荒置了幾十年,近幾年因為開放旅遊業,海灘才重新開放.北美洲的遊客如果要去夏威夷享受陽光,路程遙遠,當地的消費也較高;飛來古巴只是幾個鐘頭航程,這裡的消費和夏威夷比較起來,簡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遊船河時最有趣的節目,就是大啖龍蝦.遊船駛進一個海灣,那裡有些土人駕著小艇圍繞在船邊,只要給他們兩美元,土人便跳下水裡去,轉眼間便浮出來,把一隻活生生的大龍蝦交給客人.再給船上水手一美元,他們便把龍蝦焗熟,讓客人拿著來吃.吃到下巴滿是龍蝦汁,味道十分鮮美.
驟然看起來,那些土人是潛進海裡捉龍蝦.但看到他們每次都是手到拿來,永不落空.我就懷疑他們是事先把龍蝦關在籠裡,籠子放在海底.他們潛進水裡時,只是把龍蝦從籠裡拿出來而巳.不過,以這樣方式吃龍蝦,我還是第一次,也算得是別有風味.
龍蝦也是古巴的特產,肉多而味道鮮美,機場內有些攤位專門把龍蝦賣給遊客帶回去做手信.這些龍蝦有個很美麗的名字,叫做「加勒比海皇后」.每隻龍蝦長6吋,每盒20隻,售價18美元.包裝藏有乾冰,可以保存27至30小時.並有當地農業部的保證書,證明蝦隻不含細菌,使遊客回去時,可以通過衛生部門的檢查.
華拉迪盧海灘附近,有十幾廿幢高樓大廈,全都是酒店.據說這些酒店全都是美國人投資興建的.在50年前,這裡有很多拉斯維加斯形式的夜總會和賭場,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數以萬計的美國人來這裡度假,被認為是世外桃源. 
這些酒店後來都被收為國有,封閉了40多年.如今為了配合旅遊開放,重新裝修營業,屬於國營事業.不過,就是沒有了賭場.
以農立國的古巴,資源不多,工業基礎更加薄弱.以前蘇聯未曾解體,還可以在經濟上對古巴略為資助.如今後台沒有了,不能不自力更生.
5年前,古巴開始發展旅遊事業,到現在總算有了一點成績,創設了2萬個固定職位和8萬個非固定職位.就以去年來說,有2百萬人到古巴旅遊,收到離境稅4千萬美元.另以每個旅客在古巴最低消費5百美元來計算,去年旅遊業的收入就高達10億美元,超越了以前製糖業的收入.
現時美國仍對古巴實施經濟制裁,幸而美洲有些國家郤不以美國為馬首是瞻.例如加拿大,便和古巴有貿易關係.如今古巴使用的旅遊車,就是巴西的出品.
一連幾天,我們都被安排遊覽風景秀麗的地方,如珊瑚島、關瑪、聚寶湖、雲尼斯山谷、鐘乳石水晶洞等;至於文化古蹟,則有達魯城、瑪亞文化村和一些古城堡.
由印第安人、黑人和西班牙人融成一體的古巴多元民族,性格很樂天.雖然貧窮,在生活上郤容易滿足.人們也很自律,不會蓬頭垢面或隨處蹲著,也不隨地丟垃圾,所以街道很乾淨.
古巴人喜歡音樂和歌唱,我們經過許多地方,廣場上、樹林下、海灘邊,到處都可以看見幾個人一隊的古巴人,在擊鼓彈琴和唱歌.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很沉迷於自己的琴韻和歌聲中,即使旁邊沒有聽眾,他們一樣彈唱得十分投入.
古巴的雪茄舉世聞名,參觀雪茄廠也是節目之一.我們參觀的那間雪茄廠,規模不大,設在一間古老豪宅裡面.看來這間雪茄廠,完全是為了讓旅客參觀的.因為雪茄廠應該設在盛產菸葉的地方,這可以省郤許多運費,當然更不會設在租金昂貴的市區裡.
這間雪茄廠有百多名工人,讓我們看到他們怎樣揀選菸葉、去骨、捲菸和包裝的全部過程.職員向每個客人派送一枝雪茄,作為禮物.
拿著那枝雪茄,使我想起了一位巳經去世的好朋友,他是台灣著名的歷史小說家高陽.由於高陽喜愛杯中物,所以我每次到台灣去,都會在機場的免稅店買兩瓶XO送給他.還有一樣東西是不可缺少的,就是古巴雪茄,而且是他指定的牌子.
這種雪茄在台灣有錢也買不到,即使在香港,也只有一間叫做福和的菸店才有得賣.這種雪茄的形狀很古怪,兩枝捲在一起,吸食的時候才拆開.菸身是黑色的,而且彎彎曲曲.我看見他吸食時,像啣著一條大蚯蚓,十分有趣.  
在古巴的最後一天,有半日時間是自由活動,讓我們可以到市場買些東西回去做手信.其實,這裡郤沒有甚麼東西值得購買.
導遊小黃知道我是報紙佬,他說有一個地方,很值得我去看看.我問那是甚麼地方?他說是華文報館.當時我高興得跳起來,立即請他帶路.因為我們在古巴遊覽了這麼多天,連在唐人街也都沒見過幾個華人,而這裡竟然會有華文報館,那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有幾個團友也要跟著去,報館就在唐人街的一角,叫做《光華報》,據說這張報紙創刊巳近百年了.接待我們的是該報的經理馮偉文,巳是滿頭白髮了.他說自己還兼任編輯和校對工作,而其他同事都是身兼多職.
據馮先生說:以前古巴的經濟環境很好時,這裡有十多廿萬華人,而且在獨立戰爭中有過很大的貢獻.除了捐輸財物之外,還上前線作戰.如今在市區中,仍矗立著一塊以華文刻字的《旅古華僑協助古巴獨立紀念碑》.
但在卡斯特羅執政以後,古巴的經濟恍如江河日下,於是華人紛紛離開,即使沒有走的,也都年紀老邁了,至今還剩下3百人左右.至於異族通婚有著華人血統的後裔,約有12萬人,佔古巴人口的1%.但他們都不會看華文說華語.
馮先生11歲來到古巴,如今巳經50年了.他沒有讀過正式的華文學校,只靠自學和由親戚的指導學會華文.為了致力於延續中華文化傳統,數十年來,他專心辦報,無怨無悔.
《光華報》每週出版一次,一張大報紙,共分4版.從古巴報紙中翻譯一些新聞,再剪輯一些美洲華文報的副刊.每期只印6、700份,實際銷數不上100份,大部份報紙都是免費送給來古巴遊覽的華人遊客.
印刷機很老爺,是架龐然大物.仍然用人手執字粒,內文排3號字(恐怕有些新聞界同業也不知道3號字是甚麼了).排字房佔地千多呎,其實一台電腦便可以取代整個排字房,但因為報館沒有錢買電腦,就算有電腦,也沒有人會打中文字.
原來報館的經費要靠到訪的華人旅客捐款來維持,我們幾個參觀者當然樂意略盡綿力,合捐了幾百美元.馮先生多謝之餘,他說:由於來訪的華人都有一份熱愛中華文化的心,捐款可以使到報紙繼續出版下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