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20, 2011
(生活雜碎) 慢吞吞的過日子
這次在香港,一住便是半年.一旦習慣了煩忙的生活,回到加拿大來,反而覺得有點別扭.
回到溫哥華的翌日,與老妻及女兒到銀行去,因為她們要辦些手續和進去保險箱拿點東西.
去到銀行門口,女兒把幾封信交給我,因為郵局就在對面.還約定我寄了信之後,回到銀行來等候她們.
加拿大的郵局有兩種,一種是由政府直接經營的;另一種是委托商辦.這很容易識別,由政府經營的郵局,開在大街上,門面很有氣派.至於委托商辦的郵局,開在商場裏,因為要節省租金,地方就狹窄些了.
我進去的這間郵局,顯然是由政府直接經營的,不但開在大街上,裏面十分寛敞.惟是櫃台上就只有一個五十來歲的華裔女職員,一看便知她是土生土長的.
雖然同是華人,亦很容易辨別得出,那些人是新來的,那些人來了許多年,還有一些人是來了好幾代,叫做土生土長.
此時,櫃台前面只有一個顧客,看來是個南美裔人.他要寄十多封較大型的信件,正在和那個女職員討論用甚麼方式寄出會比較安全.我等候了十多分鐘,那個人才決定了用掛號方式寄出這些信件.
十多封信都是同一大小和同一重量,如果職員把郵票的總數計算出來,連同掛號信的標貼,一併交給那個顧客,由他另找一個地方把郵票和標貼處理好之後,再拿回來櫃台寄出,這個職員便可以騰出工夫來為其他顧客服務了.
這位華婦職員郤不是那麼做,她的服務態度真好,先把各種不同銀碼的郵票,分成十幾個小堆,這樣做便花了不少時間,然後還逐封信件黏上郵票和標貼.可能她發覺到我巳等候了不少時間,用廣東話對我說:「阿伯,我暫時幫唔到你,你去隔離個櫃位啦!」
隔離櫃位沒有人.有個大約六十歲的西人職員,正在店面的玻璃飾櫃旁邊,接待一個想買紀念郵票的西婦.他們像老朋友一般的聊天,却不理會其他顧客.
他走回來櫃位,我以為他是來替我服務的了,豈料他拿起電話,按了號碼之後,把電話交給那個西婦.西婦講電話時,他站在旁邊聽著,眼睛也不向我望一下.西婦講完電話,他們又走回去店面繼續討論了.
此時,我後面巳有幾名顧客排成了一條小人龍,但這兩位男女職員却是無動於衷.女兒走進來,看見我拿著那幾封信仍在櫃台前面楞著.她看了一下形勢,嘆一口氣說:“我們還是到別處去寄吧!”
加拿大人,就是這樣慢吞吞的過日子.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